yl8cc永利-官方网站

快速导航
首页 物理百十 院内门户 English |
  • 关于我们
    • 经理寄语
    • yl8cc永利官网简介
    • 历史沿革
    • 公司机构
    • 下属单位
    • 双年报
  • 教职员工
    • 教研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院士
    • 人才计划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离退休人员
    • 招聘信息
  • 新闻公告
    • yl8cc永利官网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日历
    • 百年物理讲坛
    • 物院论坛
    • 格致论坛
    • 物理之美
    • 博士后科学沙龙
    • 学术报告
    • 学术会议
  • 公司产品
    • 旗下产业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重大项目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物理员工
    • 员工信息
    • 重大活动
    • 员工活动
    • 员工捐赠
    • 联系我们
  • 办公服务
    • 教师事务
    • 员工事务
    • 科研管理
    • 交流访问
    • 员工基金
    • 综合服务
    • 文件下载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研究所+
QCD和强子物理 电弱理论与新物理 核结构与中高能核物理 凝聚态理论 超弦理论与宇宙学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
宽禁带半导体 超导与低温实验研究 低维纳米材料 纳米半导体与半导体光子学 磁学与新型磁性材料 软凝聚态物理 扫描探针显微学 凝聚态理论
现代光学研究所+
纳米光子学与表面等离激元物理 超快光谱与介观光学 飞秒强场光物理与相干操控 介观结构与量子调控 微纳光子学与生物传感 有机介观光电子器件及物理 功能材料与器件集成 光学理论与量子信息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自由电子激光及射频超导加速器 RFQ加速器与中子照相 加速器质谱 离子束物理及应用 中子与裂变物理 静电加速器实验室 等离子体理论研究
技术物理系+
实验核物理 晕核与核天体理论 核结构与核衰变理论 高能实验物理 核物理应用于核技术
天文学系+
宇宙学与星系形成 高能天体物理 星际介质物理、恒星与行星系统 粒子天体物理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大气动力学 气候变化 中小尺度数值模拟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环境 云物理与大气化学 物理海洋与气候变化 大气辐射与遥感
量子材料科学中心+
凝聚态实验 凝聚态理论 凝聚态计算
重大项目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yl8cc永利官网张家森课题组在光学纳米天线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光学纳米天线调控光
发布日期:2014-03-27 浏览次数:

yl8cc永利官网张家森课题组在光学纳米天线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光学纳米天线调控光

天线是接收和辐射电磁场的工具,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光学波段可以利用光学天线在纳米尺度对光进行调控。

为了实现光与表面等离激元耦合的调控,张家森课题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学缝隙纳米天线,他们在对光学缝隙纳米天线的共振特性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之上,由杨景博士等提出了利用非对称光学缝隙纳米天线对实现对光的耦合和辐射方向的调控。天线对由在金膜上制备的两个不同长度的缝隙纳米天线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共振波长,同一频率的电磁场入射到天线上将产生不同的相位,从而实现光与表面等离激元耦合中方向的调控。通过这种方法首先实现了表面等离激元的单向激发,消光比达到40以上;同时实现了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光的方向的调控。他们设计了一种显示表面等离激元传播方向的全光显示器件,证明了这种结构在应用上的潜力。该结果发表在《纳米快报》上(Nano Letters 14, 704-709 (2014))。

为了获得对圆偏振光的调控,他们还提出了L形光学缝隙纳米天线,通过调节天线尺寸改变两个垂直方向上偏振的不同模式的相位,可以获得90度的相位差和相近的强度。当光入射到L形天线上时,利用相位差使得天线上一个臂的激发强度为零,从而调控了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方向;当传播的表面等离激元入射到L形天线上时,可以辐射出圆偏振光。这些结果表面利用光学天线可以在纳米尺度对光自旋进行有效的调控,为进一步实现纳米光子学器件打下了基础。该结果将发表在光学领域的顶级刊物《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002/%28ISSN%291863-8899)。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力资助。

Fig. 1. SEM image of the designed plasmonic display device using optical slot nanoantenna array and the CCD images of the plasmonic display device when the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 propagated along four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white arrows on the top right corner of the CCD images show the SPP propagation directions. From Nano Letters 14, 704-709 (2014).

Fig. 2 Directional SPP launching using L-shaped optical slot nanotantennas. (a) SEM image of the experimental sample. (b) SEM image of the L-shaped optical slot nanoantenna array. (c) and (d) are CCD images of the scattering gratings for the left-circularly polarized and right-circularly polarized incident light, respectively. From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in press).

上一篇:基于单个复合微腔的表面等离激元感应透明

下一篇:强激光场中原子多光子电离的量子轨迹蒙特卡罗理论

  • 院庆廿年
  • 学术会议
  • 招聘信息
  • 招生信息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

邮编: 100871

电话: 010-62751732


北大物理人

Copyright © yl8cc永利-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